“《花與我的半生記》:把cherry直接翻譯成「櫻」的辭典,麻煩請訂正 - The News Lens…”


《花與我的半生記》:把cherry直接翻譯成「櫻」的辭典,麻煩請訂正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Source

文:牧野富太郎

櫻花

雖然很常有人說櫻是我國的名花,在外國沒有,只有日本才有,但是當世間學識漸長,植物的研究引入本地,就知道櫻並不是我國的特有植物,在鄰國中國也有。此外,在新獲得的領土朝鮮半島和樺太也有類似的植物,我們便知道在日本的內地以外也有櫻(編注)。在說起櫻的分布狀態,還是以日本的內地為中心,就可得知我們本土有種植這種植物。但是正如前述,並不是在我國以外完全沒有,因此櫻就不再被認為是我國的特有植物了。

因此總括來說,櫻為亞洲東部的植物,亞洲東部為其產區,所以歐洲或美洲就完全沒有櫻,單只分布於亞洲東部。但是要說櫻和日本的國民性相關,這個問題就跟產地毫無關聯,是因為櫻花散落的情況如同武士輕身重義。「在朝日下美麗綻放的山櫻(朝日に匂う山桜)」則代表日本的國民性。這類話題涉及植物專業以外,所以我先按下不表。

「在朝日下美麗綻放的山櫻」所歌頌的山櫻是指日本山櫻,從日本的中央開始,往西南北方普遍分布,南方可達大隅國(鹿兒島東南部)屋久島,因此可以說櫻分布的界線最南為屋久島。

然而除了這種山櫻以外還有另一物種,那就是在我們這邊稱為大山櫻的植物,和日本山櫻一樣是野生的。

這種大山櫻的產地南從信州(長野)開始,經過日光地區而到奧羽地區(東北地方),然後再越過北海道抵達樺太。換言之,說我國的北半部被大山櫻占領也不為過;相對地,普通的日本山櫻則占領了我國的南半。

在東京沒有多少大山櫻。上野公園的帝室博物館的範圍內,種植著明治初期從北海道帶來的兩棵年年開滿花。我們東京居民要是想看大山櫻,只要到這個博物館去就看得到了。

大山櫻和普通的日本山櫻相比,大山櫻的花比較大,顏色也比較深濃。

樹枝比普通的日本山櫻更帶暗紫色。葉子邊緣呈細長的鋸齒形,看起來不像毛。只要摘一片葉子看看,馬上就能夠知道跟普通日本山櫻的區別。

普通的日本山櫻的葉片帶有紅色,當葉片和花一起長出來時,花色就是世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櫻色,也就是非常淺的粉紅色。此外也有顏色淡到幾乎成為白色的。葉子就像方才所說,大多帶有紅色,不過偶爾也有不帶紅色的。

另外,在伊豆的大島還有一種大島櫻,只在伊豆的大島上繁茂生長,因此而得名。這種櫻的特色是樹木非常健壯,花色幾乎都是白色。雖然許多花長在枝頭上,但不知為何看起來不太吸引人。但是樹卻非常強壯,能夠淡然忍受煤煙等。這種櫻到近年為止都不太受人注意,可是樹木健壯的特性在這幾年總算受到注意,各處逐漸都種植了。

接下來,近年來廣受讚美的是吉野櫻。以東京來說,在上野公園、向島、九段招魂社、江戶川河邊、飛鳥山等都是這種吉野櫻,我們專家稱之為染井吉野櫻。雖然並不清楚這種櫻究竟是在哪個時代、由誰培養出來,不過主要公認為真的說法是在德川末期由染井的植栽店開始培育,以其為始祖往各方擴散,因此植物學者才會稱這種櫻花為染井吉野。

這種櫻會開出非常多花,感覺很熱鬧,所以從雅致的角度雖然也許比日本山櫻差一點,但是從濃豔的角度而言,這種櫻對都會景致是最好的。園藝家等把這個染井品種稱為吉野櫻,只是單純要為其安上一個美名而已,那跟現在於大和(奈良)的吉野可以看到的櫻花種類完全不同。也就是說一般人聽到吉野櫻之名會以為跟大和的櫻花是同種,但其實完全不同。

此外,這種染井吉野櫻的特性是樹枝往橫向擴展。雖然日本山櫻是往斜上方生長,但是染井吉野櫻則是樹枝不停地往橫向伸展,所以開花時就會非常熱鬧,而被認為是最適合都會的植物。櫻的樹齡從長到短來看,日本山櫻比較長壽,染井吉野櫻則頂多三、四十年。經過三十年以後上方就會開始枯萎,樹姿逐漸變醜,最好看的時期大概是在二十年左右的時候吧。因此這種櫻花就得時時重種新樹,有點麻煩。

此外,如果來區分染井吉野櫻和日本山櫻,前者的花顏色比山櫻稍微深一點。日本山櫻的花萼跟花梗上沒有毛,雖然偶爾還是會有長毛的,不過一般來說沒有;反觀染井吉野櫻的花不論是花萼或是花梗上都長了整面細毛。

其次是八重櫻。八重櫻包含很多種類,無法一一詳述,園藝家雖然為這許多不同種類取了各式各樣的名字,不過一般就稱作八重櫻,著名的荒川堤防上生長的櫻花大部分都屬於這種。這是櫻花最核心的種類,一向都單單稱作八重櫻,不過植物學者會稱為里櫻,以便跟其他的櫻區別。說到里櫻原本是出自哪裡,果然還是從日本山櫻變來的。從前某人培育了這種變種之後逐漸擴散。詳細的歷史並不清楚,不過大致如此。

屬於山櫻的櫻花種類大概如上述。此外還有彼岸櫻,種類和日本山櫻完全不同,所以算作山櫻的一份子並不妥當。

這種彼岸櫻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在關東欣賞得到,另一類則是在關西地區欣賞得到。雖然大眾通常把這兩類統稱彼岸櫻,不過我們在關東地區欣賞的是東彼岸櫻,又稱江戶彼岸櫻;而在關西地區欣賞的則單純只稱為彼岸櫻。後者的花期比其他櫻要早,僅次於寒櫻。在東京的上野公園中,樹木體積較小但是最早開花的就是這種。從前在東京沒有此種類,近年來才種植的。

有趣的是,同樣在上野公園有種植的東彼岸櫻(江戶彼岸櫻),其原產地反而是在關西地區,四國和九州的山中都有自然生長。在關東受人欣賞的櫻花竟然反而是在關西野生的,而且在那些地方卻完全沒有被當成賞花的對象。

這種東彼岸櫻(江戶彼岸櫻)樹木會長得相當大,在各地區被稱為名木的通常是這種櫻花。在距離信州的長野二、三里之處,有棵樹稱為神代櫻,那也是東彼岸櫻。在陸中的盛岡的市區中有棵樹名叫石割櫻,相當有名,經常被做成明信片圖樣,它果然也是東彼岸櫻。

十月櫻是會在早秋開的花,葉子會跟花一起長出。這種櫻是關西地區常見的彼岸櫻的變種。

寒櫻是最早開花的種類,由於寒冷時分就比其他櫻更早開花而得名。顏色呈淡紅色,嫩葉帶點紅色。荒川堤看得到,上野的博物館中也有一棵。這種櫻應該也有野生的,但是不清楚在哪裡。

和寒櫻外表相似種類卻不同的植物是山櫻花,野生於台灣,再被移植到琉球,在九州的南方也有種植。這種櫻花相當早開花,二月左右就已全面綻放了。東京原本沒有這種花,不過東京的理科大學的三好教授前一年從薩摩的鹿兒島購買來種在小石川植物園內,今年開了相當多的花,往後就可以在東京看到這種花了。這種花的特徵是花朵不會完全張開(花瓣不會大幅展開),只會半開半含苞。顏色也很深,比桃花還要深,因此也稱緋櫻。

從前的本草學者曾把櫻稱作櫻桃,也曾經稱為毛櫻桃。但經研究發現,櫻桃是中國的一種植物,和櫻以及毛櫻桃是完全不同的物種。這種櫻桃是觀果植物,從中國引進了不少來到日本。花比葉要早長出,淡紅色的花朵密生在樹枝上,比日本的彼岸櫻要早開,樹是灌木型。這種櫻桃雖然跟大眾一般所說的甜櫻桃一樣都稱為櫻桃,但其實這樣稱呼是錯誤的。所謂櫻桃只限於中國產的;而西洋種,也就是現在市場上可見的果實,那種櫻桃必須要稱為洋種櫻桃,必須要區別開來才行。

西洋的cherry在英日辭典中會譯成櫻,但那和日本的櫻又是完全不同的種類。近年來在山形等地種植了非常多這種cherry,但這也是觀果植物而不是櫻,稱為Japanese cherry的話可能還差不多。把cherry直接翻譯成櫻的辭典,麻煩請訂正。此外,把這種cherry的果實稱為櫻桃也是錯誤的,這已經在前面說過了。對於園藝家隨便濫用名稱,我實在是感到無言啊。

(一九三六年)

  • 編注:一九一○年因日韓合併條約,朝鮮半島成為日本殖民地,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止。樺太地區即庫頁島。內地即日本本土,相對於代表台灣、朝鮮半島、樺太、關東州等屬地的外地。

配圖01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花與我的半生記: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眼中花開葉落的奧祕、日常草木的樂趣》,大家出版

作者:牧野富太郎
譯者:張東君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跟著植物宅,連門縫間的小草都能讓你開心!
台灣桂竹、愛玉的命名人——「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
帶領你以慧眼探索身邊植物的趣味、奇觀和身世之謎
體會「朝夕有植物為友就無暇寂寞!」

「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創下採集數十萬份植物標本、為超過1500種植物命名的驚人紀錄。但熱愛植物的他帶給人們的餽贈,並不只有嚴肅的植物知識,更重要的是他親身示範了若是懷抱熱情,可以從日常的植物中發現多少趣味:

生活中的新奇發現

  • 新春過節的裝飾品,內含松竹梅與蕨類,竟然具體而微地囊括了植物界所有分類
  • 庭院裡的山茶花凋謝,總會花心朝天掉落地面,或許與花朵的重量有關
  • 魚腥草不只可以藥用,還可以用來洗頭

不為人知的植物特性

  • 人工培育的染井吉野櫻壯觀盛放,是以短壽為代價
  • 日本落葉松無論長得再茂盛,它的存在都證明了這片山地曾經地表光禿一片
  • 植物繁衍方法無奇不有,酢漿草會把種子彈射出去、銀杏有會游泳的精蟲

文化與自然的巧妙互動

  • 菊花與蘭花,在日本和滿洲國是皇室的象徵;在植物界中,也是堪稱花中之王的存在,繁育機制極度精密巧妙
  • 牆邊不起眼的小草馬齒莧竟然擁有源自陰陽五行的名號
  • 從書付花到櫻桃,都曾經歷過因學者誤解而名字張冠李戴的情事
  • 最受文人喜愛的花朵,菊花榜上有名,在日本古典詩歌中以超過25種名字現身

世上的植物何其多,套句牧野富太郎的話,「若沒有了植物,這世界會有多麼寂寞。」對於植物視而不見的人,以及能從中發現驚喜樂趣的人,就牧野的觀點而言,差別只在於是否願意仔細將眼光投注其上。

他能整理、發現了大量植物知識,最原始的動力,也不過僅僅是對植物的熱情和好奇。小學中輟之後,他雖一生未再接受正規教育,但靠著自學和大量蒐集植物標本積累知識,即使沒有學歷,仍以豐富知識打破學術象牙塔的藩籬,在東京大學的前身長期研究講學、發表許多論文,獲得世界級的學者地位。〈和植物殉情的男人〉、〈請感謝植物〉等文章,都在在顯示出他對植物毫無保留的喜愛。

在研究植物的途中,牧野以觀察筆記為底,寫出許多分析各種植物的隨筆。他既記錄植物的性狀、觀察生活中植物的用途與意義,也善用自己對植物分類學的了解,論證了許多自古以來的誤解,收集了植物在許多古籍、詩歌和方言的身影再加以梳理,展露出牧野對植物旁徵博引的深厚學養。

本書精選牧野富太郎極具代表性的植物隨筆,搭配可窺見其個性與生平的自傳性文章。牧野在25篇談論植物身世、也談論己身經歷的文章中,親身示範了如何用靈動的發掘之眼,看出周遭植物的獨特況味。

  • 2023年四月NHK半年期晨間劇《爛漫》即以牧野富太郎的生平為題材藍本
  • 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專文導讀
  • 國立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退休教授 謝長富審定

(大家)_花與我的半生記_立體300dpi

Photo Credit: 大家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Sent with Email Tabs, a Firefox Test Pilot experiment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在微軟新注音中設定許氏鍵盤取代自然注音 — 轉貼自酥餅的BLOG | Aneter's雜記

立院三讀《土地法》修正案 放寬公營事業可取得「這類土地」

聯繫匯率|香港聯繫匯率制度背景及運作一覽|MoneyH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