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標心態》:凡事都看兩次——「視覺化想像」讓你在事情發生之前就料到了 - The News Lens…”


《奪標心態》:凡事都看兩次——「視覺化想像」讓你在事情發生之前就料到了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Source

文:小亞倫.史坦(Alan Stein Jr.)、喬恩.斯特恩菲爾德(Jon Sternfeld)

精疲力竭時的表現才是決戰點

凱文.伊士曼(Kevin Eastman)在二○○八年波士頓塞爾提克隊奪得總冠軍時,是多克.瑞佛斯(Doc Rivers)教練底下的一名助理教練。在他的《為什麼最厲害的人會是最厲害的》(Why the Best Are the Best)一書中,他講了一個與雷.艾倫(Ray Allen)一起訓練的故事,艾倫會堅持在比賽前三個小時到達體育館。 伊士曼那時用籃板球傳球給他,進行比賽速度的投籃訓練,這時他抬頭看到艾倫在投籃空檔在球場上做伏地挺身! 明確地說:艾倫是以比賽速度接球和投籃,但在丟球和接到下一個球之間的幾秒鐘空檔做伏地挺身。大多數人根本做不到這一點,更不用說投籃了。

艾倫並不是什麼健身狂:這種訓練是有目的的。艾倫是職籃中最好的三分射手之一,為了要阻止他,對手在防守時會對他過於粗暴。為了在比賽中獲得空檔,艾倫必須用手臂將自己與防守者隔開,才能接到傳球,這個動作會使他的肌肉緊繃,所以艾倫在比賽中經常要帶著這種緊繃的感覺去投籃。隨著比賽的進行,進球變得愈來愈重要,艾倫的手臂會開始沒力,最後筋疲力盡,緊繃的感覺會更加嚴重。所以,在伊士曼教練的指導下,艾倫在重新模擬手臂和肩膀的緊張感,這樣他就可以用這種方式練習投籃。

正如曾與史蒂芬.柯瑞和杜蘭特等人共事過的NBA一流教練羅伯.麥克拉納漢(Rob McClanaghan)所說:「教導球員能有更強的投籃能力時,最主要的是確保他們在累的時候…… 練習投籃。 你必須在你感覺最糟糕的時候,保持最好的狀態。」艾倫已經是一名出色的射手,是現存最優秀的射手之一,但他看到了一個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讓自己透過辛苦的訓練實現目標。我認為表現平庸的人會找各種藉口,解釋為什麼他們沒有做到最好;像雷.艾倫這樣的競爭對手則會預料到這些問題,並努力事先克服它們。

要贏,先了解為什麼會輸?

「搶籃板不像腦部手術那樣難,」丹尼斯.羅德曼(Dennis Rodman)曾經說過,「但這不光是能夠比別人跳得更高,很多功夫在你跳之前就已經完成了。」羅德曼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籃板王,訓練自己了解球的軌跡,預測球將反彈到哪裡,並用身體去卡位搶籃板。在紀錄片《最後一舞》這部關於一九九○年代芝加哥公牛隊王朝的紀錄片中,羅德曼解釋了他近乎執迷的準備工作:

「我以前在深夜有朋友來訪,然後凌晨三、四點我們會去體育館。我會說:「投籃。」或者我會說:「投這邊、投那邊、投那邊。」我只是在一旁不斷做出反應,我對球的角度和軌跡做了很多練習,甚至研究某些球員,如柏德、魔術強森、喬丹,他們丟出的球是如何旋轉的,因此球會如何反彈。」

從底特律到芝加哥,羅德曼會在投籃訓練中觀察他的隊友和對手,了解每個球員在出手後籃球的旋轉程度和軌跡,了解他們可能投不進的地方和方式。在球碰到籃框後,可以站對位置搶到籃板球的人,在未經訓練的人看來可能都是隨機的。但羅德曼知道這不是隨機的,而且這方面的知識是他獲得優勢的方式。

德瑪莎天主教高中擁有美國最堅強的籃球校隊之一,該校的教練瓊斯會讓他的先發五人,練習突破全場盯人——從球場的一端被對手防守到另一端,而且是面對七名防守者,這比球場上規定的每隊五人還多兩人。有時他還會在練習中制定規則,比如不能運球,這迫使球員要更有效地傳球。

他這樣做並不是為了讓球員痛苦。事實上,恰恰相反。瓊斯希望把練習弄得非常令人頭痛,以至於比賽時就變得非常輕鬆。

他還堅持名教練奈特(Bobby Knight)的格言:「在你能贏之前,你必須知道什麼是輸。」

「我認為我們會贏,」瓊斯教練會說,「但如果我們輸了,會是哪一個或哪兩個原因?我們被搶籃板嗎? 我們沒有控制住他們的後衛嗎?」他會讓球員來回答這些問題,這樣他們就可以提前堵住這些漏洞。

在壓力低時做高壓力的決策

如果要討論以前的自己,可以如何幫助未來的自己,就必須談到預先承諾。承諾機制是贏得自制之戰的有用工具,這是一種預先為自己設定獎勵或懲罰的方法。如果你想戒菸、趕上截止期限,或完成一項任務,請趁你現在的思路會比到時候來得更清晰,預先設定好你的誘因,因為你需要為忙碌、分心和誘惑做好準備。當你受到攻擊時,你無法構思出作戰計畫;你要在槍戰開始前,做好準備。

一種簡單的方式是,如果你提前完成了工作專案,就可以拿出一千五百元花在你想要的地方。有許多網站(如stickk.com)可以幫助你設計「承諾約定」,並執行你訂立的獎勵或懲罰,例如,如果你沒有達成目標,有些網站會把錢捐給你討厭的事業。

當你去賭博或搭優步(Uber)去酒吧時,你把提款卡留在飯店房間裡,你就是在設立一個承諾機制置:趁著你的自制力最高時,做出未來的決定。

我在報名具有難度的體育賽事後,我做的一件事是,立即在社群媒體上發布相關資訊,我把我的社群媒體粉絲當作問責的合作夥伴。

在我聽過的尤里西斯約定(Ulysses pact)中,效力最強大的例子之一來自亞當.戴維森(Adam Davidson)的著作《熱情經濟》(The Passion Economy)。他敘述一個孩子年紀還小的父親試圖戒菸的故事。經過多年的失敗之後,他做了一個極端的協議。他讓他的小孩坐下,跟他們說,如果他們再看到他抽菸,「他們就不應該再尊重他了。」失去小孩的尊重是他能想到的最大損失,而且這招很管用:他從此不再吸菸。

蒙特羅斯基督教學校的前總教練司徒.維特(Stu Vetter)經常說,他試圖「在壓力低時做高壓力的決策」,例如,他會在賽前決定數十種情況的確切策略,像是如果他的球隊在比賽還剩十五秒時,落後四分,應該怎麼打。他不想在團隊情緒高漲時,才在激烈的硬戰中擬定新的策略。

維特教練會把這些情境寫在索引卡上,並護貝起來,在需要時把它們拿出來看。如果球隊在比賽還剩四秒時,落後一分,並且要發邊線球到他們的籃框下,他就會把那張卡片拿出來。在球員上場之前,他會提醒他們:「你們有這個能力,我們已經在練習中演練了一百遍了!」原本會導致球員分心的高壓力情況,變成不過是另一個要進行的戰術。

我們在不熟悉或難以承受的情況下,壓力會達到高峰,但是我們不能老是在當下進行攻擊,所以最明智的做法是在高壓力時刻來臨之前做好準備。如果你做好準備,高壓力時刻可能根本不會出現。

凡事都看兩次

NFL最佳陣容的外接手考特蘭.薩頓(Courtland Sutton)指著自己的頭說過:「比賽在還沒發生前,就先在這裡進行了,如果你能在事情發生之前就料到,你就領先了。」

薩頓稱之為「凡事都看到兩次」。運動員和表演者長期以來一直接受視覺化想像的力量,就是在成功發生之前想像成功。

在一九六○年代,澳洲心理學家理查森(Alan Richardson)以籃球為例,進行了一項為期三週的研究,以了解視覺化想像是否真的能提高表現。他選用了對籃球缺乏經驗的受試者,而且他的研究結果令人吃驚。受試者分為三組:一組人每天練習罰球(二十一天),但從未視覺化想像過;另一組人僅在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練習罰球,但從未視覺化想像過;還有一組人僅在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練習罰球,但在此期間每一天都視覺化想像。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組人只練習了兩天,但整個研究期間都在視覺化想像,他們進步程度幾乎與每天都練習的那組一樣。

一項類似的研究「發現,僅僅想像舉重就能使測試組的力氣增加約三五%。」多年來,許多其他研究人員對視覺化想像進行了測試,並發現了同樣驚人的結果。為什麼這種方法奏效呢? 因為,如果操作得當,你的大腦會把視覺化想像理解為練習,即使這一切都發生在你的腦海中。透過在腦海中預想那一刻,你可以讓自己的頭腦熟悉這種情況,並讓你的身體適應這種感覺,這有點像魔術。

「籃框不會動,」柯比在談到他的轉身跳投時寫道,這樣要投籃的難度很高,因為你在看到籃框之前就跳了起來,所以你實際上沒有時間來瞄準。這是一瞬間的事,對於柯比來說,「肌肉記憶就這樣發揮效用了,不用看見籃框,我也能把球投進。」為什麼? 因為他在腦海中知道籃框的位置。

名人堂控球後衛以賽亞.湯瑪斯(Isiah Thomas)在球場外使用視覺化想像技術,來準備在NBA總決賽對抗魔術強森的湖人隊。「當我走在街上吃午飯時,我會想像那些人在我面前,我會想像自己繞過他們。」洛杉磯快艇隊的瑞吉.傑克森(Reggie Jackson)說,在他因傷缺陣的那些年裡,他透過在腦海中回想比賽,來重新找回自己的熱情。

腦部掃描顯示,在視覺化想像的過程中,大腦中與執行活動相關的部分會亮起。即使你的意識可能知道這不是真實的,你的大腦和身體仍會從這種體驗中獲益、加強記憶和連結感,為未來的表現打下了基礎。

「球員從準備就緒的感覺中獲得信心,這就像穿上了一套盔甲,」NCAA最佳教練和兩屆世界杯冠軍吉兒.埃利斯(Jill Ellis)說。為了讓她的球員有信心接受挑戰,埃利斯教練會給她們看她們以前成功的影片片段,然後她會讓她們一遍又一遍地想像那個片段,甚至在練習中花時間來做這個部分。埃利斯知道這項練習的價值,因為球員會帶著那個畫面上場比賽。我們可能沒有自己成功的影片證據,但請嘗試想像自己在成功的時刻,定期視覺化想像那個時刻。下次你必須表現時,請記著那個畫面。

咖啡色M&M巧克力

在一九八○年代初期,范海倫樂團(Van Halen)的演出沒有其他搖滾樂團可以企及。早在音樂界能有人進行複雜的特技表演之前,主唱大衛.李.羅斯(David Lee Roth)就會穿戴一些裝備,讓他能夠飛越舞台,同時還進行各種煙火表演。羅斯和樂隊的其他成員,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巡迴表演,所以他們需要相信,無論他們在哪裡演出,負責舞臺表演的人都會把一切都安排妥當。問題是,他們沒有時間檢查所有的事情。樂團的合約上有明確的指示,說明所有的東西需要如何準備,但樂團要怎麼知道場地工作人員是否仔細閱讀了合約? 他們的表演,有時甚至是羅斯的生命,都取決於場地的安排。

他們的解決方案有如神來之筆,已成為一個傳奇,儘管人們誤以為是樂團龜毛難搞。羅斯發明了一種方法,來檢查對方是否仔細閱讀合約,他在合約說明中,某個密密麻麻的地方,要求樂團更衣室裡要放一碗M&M巧克力,但所有咖啡色的M&M巧克力都必須被拿開。若不遵守規定,樂團就不會演出,但仍會得到全額報酬。

當羅斯來到演出現場時,如果他看到一碗沒有咖啡色的M&M巧克力,他就知道工作人員已經仔細閱讀了所有內容。如果他看到一碗M&M巧克力,但咖啡色的沒有被挑走,他就知道他們只是快速掃視了合約,所以他不能相信他們,樂團就不會表演。

諷刺的是,幾十年來,這個故事一直被用當作對范海倫樂團(以及一般的搖滾明星)很大牌的抨擊,但那是因為大家不明白該條款的目的。羅斯需要表現出最佳水準,並設計了一種方法,來確保一切都為他準備就緒了,可以讓他好好表演。相信別人是有道理的,但絕不能盲目。

如果你的準備工作可能因為其他人準備不足而被抹滅,那就想辦法在重要時刻之前檢查一下,這樣你就不會有慘不忍睹的表現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奪標心態:戰勝壓力、克服停滯、打敗倦怠,MVP球星柯瑞、杜蘭特個人教練的高績效自我管理策略》,感電出版

作者:小亞倫.史坦(Alan Stein Jr.)、喬恩.斯特恩菲爾德(Jon Sternfeld)
譯者:黃庭敏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扛住當下壓力、突破中期停滯、長期維持無敵的最強自我管理策略
MVP球星柯瑞、杜蘭特個人教練這樣締造傳奇

  • 中職生涯最多勝、最多冠總教練洪一中盛情推薦:這本書告訴你無力感找上門的時候,該如何調整自己。
  • 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績效教練全新力作
  • 亞馬遜暢銷自我壓力管理暢銷書籍

為什麼有些優秀人士能一戰成名,卻陷入贏家詛咒,
有些卻能持續締造成功,成就傳奇?
關鍵不在於天賦,也不在更努力,
而是熱情耗盡後,你拿什麼驅動自己——

建立奪標心態,反向利用壓力、停滯、倦怠,啟動新成長循環,幫助你在每個決戰時刻集中注意力,隨時維持高績效表現。

本書作者小亞倫.史坦曾訓練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等NBA傳奇球星,他是績效教練、籃球教練更是激勵人心的演說家,他長期與企業、體壇優秀人才合作,發現多數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但若想要持續奪標、維持高績效表現,則需要懂得讓壓力為自己效力的本事——也就是奪標心態:用紀律與習慣,擊退壓力、停滯、倦怠並反向利用這些感覺啟動新成長正循環。

工作壓力、發展停滯、職業倦怠三階段調適重點

持續優化表現的全方位的突圍指南——

  • 短期:幫助你最佳配置精力與時間並找回專注力,讓每個當下表現都能達到最高水準。
  • 中期:轉化停滯的焦慮,透過五大策略幫助你成功躍進。
  • 長期:在熱情耗竭後,如何自我調節,用紀律與習慣擊退倦怠。

本書除了透過三階段分享持續提升表現的自我調節策略,並在每一章節最後列出「建立奪標心態的行動步驟」讓讀者可以一步一步練習,轉化壓力、停滯、倦怠為正向動能,啟動新一波成長循環。

《奪標心態》適合追求高績效的讀者群,無論在日常任務上,或是面對大型專案、轉換跑道的新挑戰,都能透過實用的策略與行動步驟,讓自己在競賽中持續累積成功經驗,寫下自己的傳奇。

處理不完的工作,職場家庭兩頭燒,壓力堆積如山……
好不容易努力振作卻又陷入不同困局,停滯感讓人喘不過氣
對工作失去熱情,對未來失去期待,揮之不去濃濃的倦怠感……

低潮人人有,你並不孤單!用奪標心態的關鍵意識逆勢向上,化打擊為助力:

  • 專注當下——你永遠有下一球的機會,但得分的前提是處理好手中這一球。
  • 不要讓壓力決定你做什麼和怎麼做,穩住心,就穩住情況。
  • 停止對所有人說好,你才能對真正重要的事情付出最多。
  • 更強壯,從「會痛」開始。
  • 贏家也會放棄,減法幫助你快成長。

(感電)3FWE0002奪標心態-立體300dpi

Photo Credit: 感電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Sent with Email Tabs, a Firefox Test Pilot experiment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COP28熱議「自願性碳市場」何去何從,學者建議台灣企業先觀察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我差點不小心寫出一本書:用軟體實作「卡片盒筆記」,以及推薦使用的三個工具 - The News Lens…”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三讀通過:炒房最重罰5000萬、違規轉售罰300萬、私法人買房「許可制」 -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