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點不小心寫出一本書:用軟體實作「卡片盒筆記」,以及推薦使用的三個工具 - The News Lens…”


我差點不小心寫出一本書:用軟體實作「卡片盒筆記」,以及推薦使用的三個工具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Source

為了工作和撰寫的需要,我大約一個月以來一直在測試各種筆記和資料整理工具,也因此有機會順便講了Zettelkasten筆記法(簡稱ZK,也就是知名的「卡片盒筆記法」)的簡短課程。

在這段時間之中,我大約試用了十幾種電腦上的工具;包括Notion、Obsidian、Tana、Roam Research、Logseq、Joplin、Scrintal等等。整體來說,這些工具其實都算是好用的,只是看要整理的資料型態、使用習慣、以及個人的技術程度而已。

雖然我也算是會做筆記、而且做得不錯的人,但基本上還是類似紙本筆記的模式,頂多拆解頁面作為快查或排列組合之用。

這次為了做功課,讀了Sönke Ahrens所寫、堪稱ZK方法聖經之一的《How to Take Smart Notes》(中譯本《卡片盒筆記)》,遠流出版)這本書,確實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ZK方法簡單的說,就是將讀到的、消化出來的、以及自己想到的知識觀念盡量拆成小單位,每一個單位都寫在一張卡片上(當然現在都用可以搜尋、分享,也不佔地方的電腦版了),但必須在卡片上有系統的編號和註記,以便日後找出來排列組合、並且刺激新的想法。

image_(103)

作者提供 這張是網路上常見的ZK概念圖,我先借用

跟傳統的筆記本相較,ZK方法即使是用紙卡,只要編碼方式適當,都很容易找出不同時期、但彼此相關的筆記內容重複運用;而筆記本只要累積一多,不僅要用某段內容時有如大海撈針,而且內容都已經固定在頁面上,除非拆散或影印,否則也很難重新整合。

不過本文的重點不在講筆記法,而是這段時間以來以ZK為基礎,在一些工具上實作概念之後,得到的結論和個人偏好。

ZK方法的基本結構

為了說明方便,還是先複習一下ZK的幾個基本結構。因為現在有方便的電腦工具,所以紙本時代的原則不一定適用;而且多年以來,各家流派依各自需要發展出許多不同的ZK變形(連我都有一款變形😆),所以不必太過計較「怎麼跟電視上不一樣」。

ZK筆記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1. 靈感筆記(Fleeting notes):在閱讀、學習或思考時快速記下的想法,之後可以轉化為另外兩種筆記;我稱之為「我想到的」;

  2. 閱讀筆記(Literature notes):也有人譯為「文獻筆記」。主要是來自閱讀內容,再以自己的話來總結,所以我偏好比較白話的「閱讀筆記」,也就是「我讀到並理解的」;

  3. 永久筆記(Permanant notes):結合靈感和閱讀心得,在深入思考和理解之後,用自己的話寫出來,並加上對原始來源的詮釋和評論;也就是「關於……,我認為是……」。

image_(104)

作者提供 三種ZK筆記的用法和流程

也就是說:

靈感筆記 + 閱讀筆記 → 消化思考 = 永久筆記 → 成為再創作的基礎

換言之,這是一種「由繁而簡」的創作方式;你可能透過閱讀、思考、摘錄,而擁有了成千上百張的「卡片」(基本素材),然後再經過進一步的消化和排列組合,產生出新的想法和作品。

image_(105)

作者繪製提供 由繁到簡的寫作方式

ZK的優點在於,如果你已經是學者、或是研究某方面題材的專家,只要會用工具和這種方法,在累積一定份量的「卡片」之後,光是排列組合就可以讓你快速寫出很多本書、或是精彩有料的論文。

但缺點也在於此:如果你原本沒有大量閱讀和思考的習慣、或是最近才開始研究某個主題,手上也沒幾張卡片,這個方法可能就對你幫助不大;你必須先下一段時間的功夫、累積夠多的筆記卡片,它才會派上用場。

總之,只要電腦軟體符合以下幾個條件,或許就可以拿來當作「電子版ZK」的工具(以下提到「卡片」時,都是指儲存小片段資料的電子檔案或模擬卡片):

  1. 可以用卡片為單位來儲存資料,最好圖文、影片、PDF等都可以存。雖然例如一個個Word檔案也可以用,但它並不是為處理小卡片型態的資料(例如一小段文字)設計的。
  2. 具有搜尋所有卡片內容、而且列出所有搜尋結果的功能。
  3. 卡片本身可以彼此連結(例如透過加上連結文字、手拉線條連結、或是自動產生),並且將連結顯示在相關卡片上。
  4. 最好具有「標籤」功能,以便在傳統的「檔案夾」之外,還可以更有彈性的歸類不同主題的卡片。

自從知名筆記軟體Notion讓「區塊」(block)的筆記形式為人所知之後,許多軟體也採取類似的型態。所謂區塊,就是在筆記檔案中,每一小段文字就是一個獨立單位,可以自由拉動、排序、單獨使用;即使是長篇文章,也是許多小區塊的組合。

相較之下,傳統文書處理軟體的最小單位則是「檔案」,其中的段落並不是獨立的個體,也不能用上述的方式運用。

而「區塊」觀念的流行,正好符合ZK使用者對於「電子卡片」的需求與想像;也就是說,這類筆記軟體正是ZK電子化的首選。只要你已經在用這類工具,就可以馬上開始做自己的ZK實驗。

先講結論。在我實驗一段時間之後,目前留下來持續使用的軟體有三種:

Tana

Tana乍看有點難理解,但是非常好用。它並沒有明顯的「卡片」格式,而是以稱之為「節點」(node)的文字區塊為最小單位。而在每個節點之下,又可以有一層層的附屬節點。

我之所以最喜愛Tana的原因,在於它加上了自稱「SuperTag」(大約等於其他軟體「標籤」和「模版」的結合)的自定義資料結構功能、強大的資料查詢和拆組指令、以及整合AI資料處理之後,幾乎只要是「資料運用」的功能,都可以用它製作出來。

有興趣的話可以先看這支影片,會更容易理解:

而在結合了節點(區塊)、標籤和資料查詢功能之後,Tana就變成了一個ZK工具。以下是我自己的部分實際筆記:

image_(106)

作者提供

舉例來說,我只要有新的ZK筆記(可能不是卡片型態,一小段文字也可以),就把它放在「Notes」這個節點下面;加上「Literature Note」或「Permanent Note」標籤之後的筆記,會擁有屬於各自標籤的專屬欄位模版。

此外,如果Permanent Note的內容跟某些其他筆記相關,也可以透過設定查詢功能,自動出現在「相關筆記」(最下方紅圈)的欄位之中,也就是「自動標註來源」。

即使原本筆記沒有特別分類、甚至散落在各個頁面之中,也可以透過設定查詢公式,自動歸類在一起顯示:

image_(107)

作者提供

也就是說,只要習慣Tana的介面邏輯、並且學會如何查詢和組合資料,再加上整合的AI功能,Tana可以做很多筆記整理、挖掘、組合的事情。不過因為它稍微比較難懂、而且不適合視覺化的卡片排列方式,所以還是需要其他工具幫忙。

Scrintal

而我開始使用Scrintal,就是為了彌補Tana的不足。

Scrintal可以想像成原有的「心智圖」(Mindmap)工具,但圖上的每一的方塊都可以是一篇帶有標籤的卡片或長篇文章。

所以在思考、腦力激盪、或是聽講作筆記的過程中,可以用Scrintal透過非線性的方式記下一堆卡片(聽到一個概念就開一張新卡片,不一定要管順序),有時間的時候再來排列組合它們、並且建立連結。

下圖是我用Scrintal做的ZK課程大綱和說明,這方面就不是Tana的強項了:

image_(108)

作者提供

而在Scrintal中,每個節點都是可以反覆使用、可以依照標籤或關鍵字檢索、並且透過文字連結或箭頭建立關聯的卡片,所以當然也可以拿來當作ZK系統使用。

不過目前Scrintal還有一些功能不完整(例如將卡片資料輸出用於作簡報),所以一來還無法取代其他工具、二來整合到工作流程中還有些不方便的地方。

不過Scrintal有個不錯的功能,就是將特定的卡片組織圖透過網路分享。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做的展示(用手機可能要滑動一下才看得到內容),不過連結有效多久就不保證了。

Obsidian

最後就要講到Obsidian這個「奇葩」工具了。它原本只是個基本的文件筆記軟體,並沒有上述的「區塊/節點」概念;但因為它的用戶社群幫它做了超過1000種以上的外掛工具,號稱「你想要的功能有外掛可以用」,所以現在也可以具備資料庫、心智圖、AI整合等種種功能。

我先前用過Obsidian一段時間,但後來輾轉投向Tana的懷抱;這次為了做功課,又回來看看Obsidian變成了什麼樣子。不看還好,一看大驚:在它的功能進化、以及我自己筆記方式的改變(從前只是拿它當記事本,現在是帶著ZK觀念和Scrintal的愉快使用經驗回頭看),發現它變成了一個也很不錯的思考工具。

(我不說「很好的ZK工具」,因為它仍然是「檔案概念」的軟體,所以跟Word一樣,都可以用來做ZK、但並不比其他工具更適合;稍後會解釋不同之處。)

此外,它在心智圖中的「方塊就是卡片/文章」功能並不如Scrintal有彈性,所以還是無法取代後者;不過作為大綱組織、或是內容延伸發想的工具,已經很方便了。

前面提到過,利用ZK方式收集筆記,再消化成作品的材料是一種「由繁到簡」的作法,但從主題出發,透過靈感、收集資料、彙整而寫出文章的「由簡到繁」方式,我們還是會用得到。

image_(109)

作者繪製提供 由簡到繁的寫作方式

如果是這種寫作思考方式,ZK就不一定適用(但當然還是很好的參考資料庫);此時,「不那麼適合ZK」的Obsidian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我用Obsidian「寫論文」

為了測試Obsidian,我用在Quora網站上看到的〈二戰期間美國如何讓士兵吃飽〉(How did the US supply all the troops in WW2 with food?)這篇文章當作虛擬主題,來延伸出我的「研究」內容。

這篇文章的大意,是美軍在二戰高峰期,有非常多(超過1600萬人)士兵派駐海外,光是每天讓這麼多人多數準時吃飽,就是非常可怕的後勤問題;而美國在戰時透過建立完備的補給和運輸系統,完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我看完這篇文章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恍然大悟:要在戰爭中獲勝、甚至在戰後的重建復興過程中領先,除了戰時強化戰力和硬體設備之外,建立後勤運輸網路、以及有效的的管理系統,會是不下於前線作戰的重要基礎。

於是我很快的寫下了〈美國如何在二戰後成為超級強權?〉(How did the US become a superpower after WW2?)這篇文章;但寫完之後覺得,相對於講「後勤系統」,這個題目下得太大,不妨再深入探索一下。

現在Obsidian畫「心智圖」的功能變得很不錯 ,幾乎並不遜於Scrintal。這是我以「美國為什麼在二戰後能成為世界強權」為假設題目作研究時,畫出來的組織圖:

image_(110)

作者提供

在這個圖中,紅色方塊是我自己發想出來(因為只是測試,當然不會很周延,只是隨手寫;以下同)的「美國在戰後成為霸權的原因」,包括:

  • 原子能技術領先
  • 戰後取得許多德國先進科技
  • 戰時建立的工業量產能力
  • 擁有完備的全球作戰後勤系統與經驗,成為日後主導「全球化」的基礎
  • 在亞洲和歐洲留下許多盟國和情報佈署,防堵蘇聯對抗……等等。

而原本那篇講「吃飽」的文章,只在左上角扮演「點火」的角色而已;而左邊從「量產力」延伸到「後勤系統」之後,則讓我繼續衍生了三個問題(這種時候,心智圖用來延伸思考的功能,就比Tana的純文字模式要有效很多):

  • 美國在戰時的工業量產能力急增、以及全球後勤系統的建構,對於當時的國家財務狀況和稅收有什麼影響?
  • 美國在戰時如何對民眾增稅、並銷售戰爭公債以擴大收入來源?
  • 有1600萬士兵要餵飽的後勤系統,對於美國國內的農牧業有什麼影響?對國內糧食消費結構有什麼影響?

要回答這些問題,先透過外掛整合進Obsidian的AI功能查資料,就很方便了。為了區分,我在AI產生的內容以「引文」格式標示;自己寫的分析和結論則沒有。

以下就是我問「來自二戰需要的後勤體系和工業增產,對於美國的財務狀況和稅收有什麼影響?」之後,AI給我的答案:

image_(111)

作者提供

而從它給的答案之中,我可以有一些評論和想法、找其他資料佐證交叉分析、或是產生更深一層的新問題,例如「戰爭公債的設計和償還方式」和「累進稅率如何決定」等等。

總而言之,透過這些工具一層一層延伸、一層一層深入挖掘,再加上自己的閱讀和疑問,對題目就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就份量而言,如果懂得挖題目、交叉比對、並且靠AI輔助節省資料收集時間,要寫出一本《美國如何在二戰後成為世界霸權》的十萬字大書,技術上也不是困難的事情(如果不考慮AI寫作倫理之類的問題)。

結語

對於「從繁到簡」的寫作方式而言,ZK是非常好的工具,對於累積寫作資源(特別是我常說的「雜學運用」)會很有幫助;而現在各個平台上也已經有許多適合搭配ZK方法、價格也不貴的工具,在YouTube上也可以搜尋到許多教學影片,都可以參考。

而無論是否使用ZK,傳統的「由簡到繁」的寫作方式並不會消失;最好當然是可以兩種方式交替使用、彼此互補,將自己的發想、組織、提問、寫作能力在電子卡片和AI的輔助下,發揮最大的效用。

雖然我今天下午差點不小心寫了這本書,不過測試完還是暫時打住;而測試產生的文章,則透過付費服務Obsidian Publish放上網站,也歡迎參觀。

本文經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點此訂閱電子報,定期接收最新內容
原標題:我用軟體工具做的「卡片盒筆記」和寫作實驗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Sent with Email Tabs, a Firefox Test Pilot experiment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COP28熱議「自願性碳市場」何去何從,學者建議台灣企業先觀察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三讀通過:炒房最重罰5000萬、違規轉售罰300萬、私法人買房「許可制」 -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