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莊子的逍遙路》:道家老莊所要消解的重點不在「吾生有涯」,而在「知也無涯」
《走出莊子的逍遙路》:道家老莊所要消解的重點不在「吾生有涯」,而在「知也無涯」 文:王邦雄 我們從「生有涯而知無涯的處境與困局」出發,再講「乘物以遊心的本質與出路」,由「心齋與坐忘的修養工夫」,尋求「才全而德不形的自在天真」;且通過修養工夫證成「用心若鏡的實現原理」,進一步的體現「大鵬怒飛的主體境界」。《莊子》內七篇,〈逍遙遊〉是第一篇,但是我覺得一開講就暢言〈逍遙遊〉,會讓很多人不知人間艱苦,不食人間煙火,所以我把〈逍遙遊〉的主體境界,安排在修養工夫所存全的自在天真之後,再展現莊子一生所嚮往追尋之「逍遙遊」的主體境界。 「逍」是工夫,「遙」是境界 〈逍遙遊〉的主題寓言是「大鵬怒飛」,它的分量等同〈齊物論〉的「萬竅怒呺」,與〈養生主〉的「庖丁解牛」,主導全篇的義理走向。這個寓言故事是以鳥獸蟲魚做為主角,但是它要展開的是人為萬物之靈的生命人格,可以「由小而大」,再「由大而化」之成長與飛越的歷程,所以先解讀這個寓言故事的內涵與轉折,才能逐步的把蘊藏其中的精義開發出來。 「逍遙」現在已成了一個不可分的聯合複詞,就是生命自在的意思,〈逍遙遊〉篇中也是把「逍遙」二字一起說的,最後一段有云:「『逍遙』乎寢臥其下。」依王船山的解法,他把逍跟遙分開講,「逍者,嚮於消也」,「逍」是消解的工夫,你要把生命的有限性消解掉;「遙者,引而遠也」,「遙」是通過消解的工夫所開顯之廣大自在的境界,是高蹈遠引的意思,此海闊天空而任我遨遊就說是「逍遙遊」。 我們前面講了「心齋」、「坐忘」的修養工夫與「才全而德不形」的自在天真;「坐忘」的「離形去知」或「心齋」的「無聽之以耳」與「無聽之以心」;皆可以轉化而成「用心若鏡」,以照現萬物。所以那個「逍」就是消解形軀生命的有限性,與心知執著所牽引而出之人間的複雜性;「遙」是消解形體的有限性與人間的複雜性而透顯心靈的無限性,「虛而待物」而「同於大通」。 不管是宗教信仰,還是哲學智慧,首先一定要體貼人生的困苦與哀傷;其次就是要給出一個願景,給出一點希望,把它們從困苦與哀傷中引領出來,能夠走向未來。所以有顧桐柏所說之「銷盡有為累」的工夫,與「遠見無為理」的境界,又說:「以斯而遊,故曰逍遙。」 《論語》孔子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