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年輕世代改寫台灣男性的育兒腳本?「父職假」的關鍵角色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如何從年輕世代改寫台灣男性的育兒腳本?「父職假」的關鍵角色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Source 文:唐嘉妤(國立政治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合辦社會學博士班公共議題與社會學組) 談到「勞動」或「勞動力」,大家心中浮現的是什麼?可能是在職場當中付出個人能力,因而換得給薪(paid)報酬,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戈丁(Claudia Goldin)正是透過挖掘200年的經濟史,來關注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中的參與情形。家庭社會學者眼中的勞動(力),更包括無給薪的工作(unpaid work),而這個「工作」指的正是「家務工作」(housework)。 家務工作的類型 家務工作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社會學的研究以「性質」和「頻率」區分家務工作的種類。第一類稱作核心型家務工作(core housework),包括煮飯、清潔、洗衣曬衣摺衣、採買,這些任務頻繁出現,因此又稱為常態型(routine)家務工作。 第二類稱作自由裁量型家務工作(discretionary housework),包括家庭用品或水電修繕,這些屬於零星的(sporadic)任務,不會天天發生在家庭生活當中。而這兩個類型的家務工作也有「性別化」的現象,女性負擔較多核心型家務工作;男性則負擔較多自由裁量型的家務工作。 Suzanne Bianchi等人(2010)發現家務勞動的性別分工愈趨平等,並分析背後原因:除了男性參與家務的時數有上升,更大的驅力在於女性的家務時數大幅降低。女性之所以可以從家務(更精準地說,是指「核心型家務」)中解放出來,與以下變遷有關:一、科技的進展(包括家庭用品電氣化,例如洗碗機、掃地機器人、洗脫烘洗衣機等普及)。二、外送平台的盛行(可以涵蓋煮飯和採買的工作)。三、在全球供應鏈下,以市場的力量獲得一臂之力,例如:衣物汰換和選擇變多,不用花大量時間在縫縫補補之上。 前述Suzanne Bianchi等人的研究在兩年後有了更進一步的迴響和反思,Suzanne Bianchi等人(2012)點出「育兒照顧」才是性別化分